第4章 日军刺刀下幸存者马现振老人的回忆录


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特稿

日军刺刀下幸存者马现振老人的回忆录

回忆:马现振 采访:肥城市史志办石振东、石峰、庄惠丽 撰稿:石峰

他是一个平凡的人,一个在难忘的年代有着不平凡命运的人。由于做史志工作的关系,我很早就关注这么一位历史老人的过去、现在与明天,史志工作的历史责任,促使我完成了在肥城寻找“狼山惨案”亲历者和陆房战斗目击者的任务。在春暖花开的5月,我与肥城市史志办主任石振东、副主任庄慧丽两位同志,走进了安临站镇东陆房村寻找马现振老人。在那个艰难的年代有多少热血儿女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而抗争。在这里我请大家用重视历史的目光,在一位90岁老人回忆中去感受76年前中国的艰难岁月,感受一位有此不平凡经历的历史老人激荡而沉痛的记忆--------

我很早就关注了肥城一个小山村—东陆房村,它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,位于凤凰山之阳鸡冠子山脉,四面环山,中间低洼,方圆不足10平方公里,全村580余户1900余人。村庄相对比较封闭,没有多少人了解它,也很少有人到过这里。然而,在76年前的抗日战争中,以代师长陈光、政委罗荣桓带领的115师毙伤日军1300多名,震动全国的陆房突围战及震惊山东的“狼山惨案”就发生在这里。值此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,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偏僻的小山村,寻访76年前“狼山惨案”的亲历者、陆房战斗的目击者、90岁高龄的马现振老人。

在东陆房村马家街东村头找到了他老人家。只见他上身着一件白色短袖上衣,下身穿一条黑色长裤,脚上穿着一双青布鞋。脸上虽布满标志着岁月痕迹的皱纹,但看起来十分红润;身材虽瘦小,但身板看上去却硬朗,精神矍铄,走起路来十分带劲,一点不像90岁的人。当他知晓我们的来意后眉开眼笑,招着手说:“快家去喝茶!”领着我们快步走进家门。进屋落座后,我们与老人兴致勃勃地聊了起来。

一段历史,波澜壮阔,铭心刻骨。一种精神,穿越历史,照耀未来。这是一个辉煌伟大而又不堪回首的岁月;这是一个自豪骄傲而又惨烈愤怒的日子。 1937年7月7日,“卢沟桥事变”拉开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日战争的序幕。面对78年前的战争烽火,7月7日这一天,所要怀念的不仅仅是“七七事变”中抗敌的勇士,而是整整八年抗日战争中死难的所有勇士和百姓。我们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采访马现振老人,让他的回忆引领我们牢记那段激荡而又惨痛的岁月,来纪念中国人民那段可歌可泣的沉重历史。

一、陆房突围战,我军胜利突围

“卢沟桥事变”后,毛泽东提出“派兵去山东”。八路军115师师部、师直属队、343旅686团等组成东进支队。当年由陈光任代师长、罗荣桓任政委的八路军115师挺进山东。由于115师曾在平型关战役中重创日军,打败日本侵华精锐部队坂垣师团,加之东进支队进入泰西后,在我地方武装的配合下,先后进行了十多次战斗,歼灭日伪军1000多人,泰西根据地建设工作轰轰烈烈,从而引起了日军的极度恐慌。1939年5月上旬,日军纠集两个旅的主力及济南、泰安、兖州、肥城、平阴、东阿、宁阳、长清等十几个城镇的日军5000多人、伪军3000余人,兵分9路围攻泰西,妄图一网打尽东进支队和地方党政军等抗日力量。5月11日,日军将115师师部、686团大部、津浦支队、鲁西区党委和泰西地委机关等合围于肥城县陆房山区一带,日伪军在炮火的支援下发起全线进攻。

马现振老人是陆房战斗的目击者,那年他13岁,亲身感受了115师保护老百姓、军民鱼水情的情景,亲眼目睹了115师与日本鬼子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--------

马现振老人回忆说,“陆房战斗发生前的几天里,八路军住满了各家各户。我父母把马家街老宅子两间南屋腾出来,住了八路军的一个排。他们可勤快了,打扫院子、胡同,挑水,帮家人干活,对待老百姓和亲人一样。有个八路军排长对我父母说,老乡,鬼子这几天要打陆房,你们往山里躲避一下吧。那几天,全村男女老少都躲藏在村四周的山沟树林里。当时俺母亲给摊了一大摞煎饼,拿上被子,一家老少12口子跟着父亲躲藏在东山‘老疙瘩头’附近一个低洼山沟里,天天人心惶惶,被鬼子闹得不得安生”。

老人神态凝重地说,“陆房战斗发生那天,八路军与13个城镇的小鬼子在俺村周围的鸡冠子山、肥猪山、东山、蛤蟆山、岈山、黄土岭等山头打了一整天。打得那个激烈啊,天刚朦朦亮,就听到周围山上枪炮声、厮杀声一直持续不断,头顶上炮弹呼啸而过,紧接着的爆炸声能把耳朵震聋,看着鬼子仅向鸡冠子山上开的炮就有二三十发。在村东边的东山、狼山子上,阻击鬼子的八路军是从鸡冠山那边调过来的,占领两个山头后,开始阻击从安临站、大汶口过来的鬼子。小鬼子黄泱泱一片(鬼子多)向山上冲,八路军激战一阵子,最后用手榴弹把鬼子打了下去。八路军的一个机枪手,用两挺机枪打,左边一挺机关枪,右边一挺机关枪轮换着打。鬼子近了就拼刺刀,用石块砸鬼子的头。那一天打退了鬼子十几次进攻。我当时和俺村的刘占柱一家,在东山一块4平方大的南北小地里躲藏,地里有一条水沟子,刘占柱藏在沟东,我藏在沟西,我看到小鬼子打的一颗炮弹打偏了,打到安临站方向去了,又一颗炮弹落在沟西我身边不远处,没有响。幸亏没有爆炸,不然的话我们就没命了。”

战斗中我115师686团沉着应战,指战员们用步枪、手榴弹、白刃格斗,打退日伪军的疯狂进攻。战至中午,日军改变战法,由轮番攻击改为集团冲锋。日军集中所有炮火,在山脚下向山上急速发射,直打得岩石开花、树枝横飞,第686团一直坚守着阵地。坚持在陆房以北、以东的师特务营和津浦支队,英勇地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。师骑兵连奇袭陆房东北方向安临站之日军,给敌人以重创。战斗中,曾有200多名日军一度逼近115师师部驻地陆房村,我军发起了勇猛的反冲击,战士们从山关上扑下来,象猛虎一样冲向敌人,显示了气吞山河的英雄气势,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。英雄们越杀越猛,刺刀弯曲了就夺鬼子的用,枪身断了就抡起枪托砸,负伤的勇士死抱住鬼子,用牙咬,用拳砸,还有人抱住鬼子滚下山崖与其同归于尽……。那浴血奋战的壮烈场景,是言语无法表述,文字难以形容,我们的战士就凭着勇劲、虎劲、狠劲,硬把突入我阵地的日军给打死了、打退了,他们丢下无数具尸体狼狈逃窜。血战持续了一整天,而我军各阵地稳如泰山,岿然不动。天慢慢黑下来,枪炮声才逐渐稀疏下来。

日军畏怯夜战,夜间实行收缩兵力、包围监视战术,企图翌日再度进攻。为防我军夜间偷袭,日军以重兵把守陆房周围大小山头与道路出口,并燃起了一堆堆大火。

115师决定利用敌人不敢夜战的弱点,实施隐蔽突围。马现振老人说:“咱八路军是半夜里从肥猪山南山头老鹰嘴滑下,向西南穿过下庄、岈山,沿着连绵的沟壑突围出去的,村民当的向导,神不知鬼不觉将八路军从鬼子眼皮子底下领出了包围圈,当晚部队到达离陆房村70公里的东平县无盐村,与政委罗荣桓会合。”陆房战斗谱写了军民鱼水情的一曲颂歌,是军民团结如一人、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最好诠释。

与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相比,此战胜利在八路军战史上更具战术意义。平型关之战115师倾全师之力,提前设伏,以逸待劳,鏖战一天,以牺牲400余人的代价,消灭日军辎重及护卫部队1000余人。而陆房战斗是在115师东进支队被包围的险情下开展的绝地反击突围战,主力部队只有686团两个营,同样激战一天,仅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,毙敌大佐以下1300余人,其中1200人为日军,包括日军大佐联队长在内的50多名军官,粉碎了日伪军企图围歼115师的狼子野心。

血与火铸就的抗战精神,就在历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。人们无时不在以敬仰的心情追念着在陆房战斗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。为纪念闻名全国的陆房战斗,铭记八路军的辉煌战绩,弘扬“陆房战斗精神”,1971年中共肥城县委在陆房村以北的凤凰山南麓,修建了陆房烈士陵园,100余位在陆房突围战中牺牲的烈士英灵在此安息。1989年5月,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题写的“陆房战斗纪念碑”,在陆房战斗50周年立碑纪念。2013年、2015年陆房战斗烈士陵园两次扩建。2015年5月,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为刚扩建的“陆房突围胜利纪念馆”题词。陆房战斗永垂青史,革命烈士万古流芳!

“历史是一面镜子,它照亮现实,也照亮未来。”从历史中汲取养分,进而育成整个民族的精神。每年清明节、建党节全市党员干部、青年学生前来扫墓,大家用各种方式缅怀抗日烈士,激励实现中国梦之志,告慰烈士英灵。

二、“狼山惨案” ,日寇屠刀下幸存

我军突出包围圈后的第二天拂晓,日军对115师阵地发起猛攻,隆隆的大炮声把陆房村打得火光冲天、浓烟滚滚。未见八路军反击后,日军随即缩小包围圈,小心翼翼地冲上四周山头和占领进村要道,但是连个八路人影也没有找到。鬼子惊慌地叫道:“八路的哪去了;神兵,神兵的有!”日军指挥官尾高龟藏不相信自己制定的血腥计划会落空,急忙从演马庄指挥部赶到陆房,眼前的此情此景使他目瞪口呆、恼羞成怒。

日军穷凶极恶,疯狂报复。他们先是从四周山头和进村道路上涌进来,然后分散兵力一字形摆开,拉网式搜索山坡沟壑、树林及麦地田野,到处寻找失散的八路军战士,见人就杀,然后涌入陆房村,火烧民房,残害百姓,制造了骇人听闻的“狼山惨案”。

这次惨案的亲历者马现振老人清晰地讲述了事件的经过——

“八路军突围后的第二天,天刚亮,鬼子就耀武扬威地开始进攻了。一阵猛烈的枪炮声后,从安临站、大汶口过来的鬼子从东山头俯冲过来,鬼子们小心翼翼地端着刺刀,三个一群,两个一伙,拉网式搜索八路军,我亲眼看见一个鬼子,打死了一个受了伤没有来得及突围的八路军战士。我们男女老少20多个人,在东山‘老疙瘩头’附近的洼地山沟里趴着。激烈的枪炮声,鬼子的野蛮搜索,大人孩子谁都不敢喘大气出声,妇女们都紧紧把孩子楼在怀里。当两个鬼子经过我们藏身之处时,老乡刘子余家养的一只狗突然叫了一声蹿出来,鬼子立即就发现了。两个鬼子端着刺刀作刺杀状,叽哩哇啦的叫个不停,把妇女孩子吓得大哭起来。为了保护老人、妇女和孩子,我们十几个男村民从山沟洼地里走了出来,当时我跟着父亲也走了出来。”

“鬼子兵用绳子(实际上是被逮村民的束腰带)捆住村民的双手,向南一里多路,拉至狼山以北几十个鬼子兵聚集的一个山坡地里。两个鬼子与其他鬼子叽哩哇啦一阵子后,上前解开被捆村民的绳子,逼迫村民们穿上八路军的衣服,带上军帽,然后一排站好,一一照相。照相完毕,残暴至极的十几个鬼子兵突然用刺刀刺杀无辜的乡亲。在鬼子用刺刀捅村民时,村民们在绝望中拼命地挣扎、反抗,有抓住鬼子刺刀的,有上前夺枪的,有抱在一起咬住鬼子肩膀的。乡亲们鲜血喷流,悲惨地嚎叫,痛苦地挣扎着-------”。

当时被逮捕的这些无辜村民,为什么鬼子让他们穿上八路军衣服照相后再捅死呢?真相就是日军在这次陆房战斗中惨败,为了向上好交代,炫耀所谓的辉煌“战绩”。战后,日军将这些照片连同尾高龟藏的巨幅照片,一起刊登在东京各大报纸上,虚伪无耻地宣称“皇军在中国陆房肃正作战,以伤亡1200人的代价,取得了消灭共军一万人的赫赫战果”,以此遮掩对围歼115师惨遭失败的责任。

虽然“狼山惨案”发生这么多年了,但是每逢马现振老人叙述这段历史时,就禁不住泣不成声,泪流满面。停顿片刻,老人接着讲下去——

“看到这血腥的惨象,我又恨又急又怕,趁混乱中转身拼命地往北跑,由于我年龄偏小,个头也不高,慌乱中的鬼子没有顾得上开枪,也没有追上来。除我小之外,还有俩15岁的,其中一个也跑了,但被鬼子开枪打死了,其中一个没跑被鬼子捅死了。我一口气跑回‘老疙瘩头’山沟里去看藏起来的老人、妇女和孩子。大约藏了一两个小时,没有了枪炮声,也听不到鬼子们的叽哩哇啦声,估计鬼子都撤走了,我急忙跑回狼山子以北的山坡地里。过去一看,我惊呆了,吓坏了,痛极了!只见穿着八路军衣服的村民们,尸体横七竖八,鲜血流遍了山坡地。在山坡地南边找到了我父亲,他浑身上下都是血,蜷缩着身子,两腿分开,两拳紧握,表情痛苦状,眼睛都没有合上。尸体堆里还有我的两个近门兄弟马现余、马现英。我痛哭着一口气跑回老家,把狼山子发生的事情,告诉了我娘及家族其他人。当我娘及家人找人准备去狼山子抬人的时候,惨无人道的鬼子兵进村了。”

“狼山惨案”发生后,鬼子兵把找到的男女老少村民赶进村的场院里集合,鬼子兵四周围起来,架起机枪,端起刺刀,毒打威吓村民交出八路军及其伤病员,村民们没有一人交出失散的八路军。我和母亲及家人都在人群里,忍着悲痛目睹鬼子的兽性。鬼子们张牙舞爪折腾到下午,才仓惶撤出陆房村。

老人悲痛地说:“一直到鬼子撤走后,快天黑了,我们马家才把我爹和其他两个兄弟的尸体,用农村盛粮食的蒲栏抬回了老家。这次被鬼子杀害的13个人中,我父亲最大,最小的只有15岁。我们马家占了3人,我父亲马兆征最大,那年48岁,马现余20多岁,他的孩子才100天,马现英30多岁。马家街其他姓9人,他们是李开乾、刘吉木、刘荣胜、刘光堔,还有周长振的叔(小名叫三),刘吉富的大儿子(小名叫六),孔现章兄弟2人,刘光存的二哥刘光福;前街刘家1人刘庆余。第二天上午,13具棺材在一条街上发丧,整个马家街男女老少,哭声震天,撕心裂肺,惨不忍睹。抬棺材、挖墓坑,忙活丧事,本街人手不够,都是找的后街村民来帮忙的。我们家自从我爹被鬼子杀害后,家里老的老,小的小,从那以后的日子甭提多苦了。当年小鬼子犯下的罪行,一辈子也忘不了!”

老人回想了一会继续说:除了陆房战斗我们马家死了3人,还有我的一个近门兄弟马现让也是被小鬼子打死的。陆房战斗前的1938年,28岁的马现让为家庭生活所迫,很早就在济南府大街上拉洋车。一天,马现让回老家东陆房看望自己的父母,因为父辈们躲避战乱,经常举家掩藏在肥猪山以南沟南村西边的一个很深的山峪里,因此没有见到自家老人,然后又去陆房村以南相隔6里路的郝家村看望岳母。当他走在蛤蟆山东头一块大石头边,与正在进犯陆房山区的日本鬼子兵相遇,被鬼子兵开枪打死,马现让的妻子3年后改嫁他村。

老人表情严肃地说:“这段历史不能忘啊!”是啊,“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。”尤其是发生于70多年前的那段屈辱的历史。“振兴中华,勿忘国耻,千万不能当亡国奴”。随着历史的脚步,悲剧已然过去,但它留给人们的确实一块无法磨灭的印记,“狼山子”它时刻提醒着人们悲剧曾发生在这里。

据资料记载,“狼山惨案”发生的同时,狼山以南的刘家村桥下的8名无辜群众,被鬼子拉到桥上枪杀。从早晨到中午,日军杀害当地百姓88人,烧毁房屋153间,其中仅刘家村就有36人被杀。据不完全统计,陆房战斗后在东陆房、西陆房、刘家村、大董庄、黑峪、牛庄、东界首、西界首、孟村、李村、赵村、下庄等15个村,被残杀的群众达126人,烧毁房屋无数。日军在肥城陆房一带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。

如今,东陆房、西陆房及周围的村已经变成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美丽乡村,日本侵略军在这里制造的惨案已经过去76年,但惨案留给村民的是永远不能抚平的心灵创伤和国恨家仇。

三、参加革命,无私而无畏

陆房战斗发生后,民族恨激起了马现振跟党抗日的决心。1943年马现振秘密地加入了共产党,成为陆房村最早入党的党员之一。一直到1949年,他的党员身份才在村里公开。因为要照顾日益年迈的老母亲而未能参军,但他积极地秘密地为我们的部队做贡献。

当通讯员为安站区委送情报。老人说,我家老宅子在马家胡同最里边,分前后两个院子便于掩藏,保密性非常强。43年的一个晚上,安临站三区区委书记苏典登5人突然来到我家,要求在我家住下并作为区委的秘密办公地点。我娘当即同意,当晚腾出南院2间北屋让区委住下。区委秘密住了半年多,后来又作为区委的秘密情报站。两多年的时间里,我为区委干部送饭、站岗、放哨、送信,多次掩护区委干部和情报站人员的安全。当时八路军的区长董明亮也多次在我家避难办公。

老人自豪地说:“有一次,区委召开各村干部会议,让我到各村连夜送信。当时我把信放到四层席子中间藏好,把席子垫到粪筐里,上面倒上粪,用扁担挑着就去送信了。走在村西路上,我刚上去崖(坡)正巧跟一队鬼子迎头碰上,鬼子当即把我拦下搜身,却嫌脏没有搜查粪筐就把我放行了,这才让我躲过一劫,没耽误送信。”老人回忆说,当晚送到信的村干部有西陆房的闫吉音,大董庄的赵忠堂,明新庄的王培生,牛庄的闫学太,黑峪的周传清,东陆房的周庆西等。一年多送信十几次。后来区委多次转移办公地点,区委书记苏典登要求我加入区委当专职通讯员,母亲以我父亲没有了,没人种地干活的原因而拒绝了。这次没有随区委转移,没有更多的为革命做贡献,这是马现振老人终身遗憾的一件大事情。

为抗战秘密除奸。1939年鬼子在安临站安设了据点,附近有个张姓汉奸(具体名字老人已记不起来),经常偷偷地溜到乡下搜集情报向安临站炮楼的鬼子报告,坏事做绝。有一天,该汉奸溜进陆房村刺探情报,被区委情报站的孔现吉发现了。孔现吉对马现振说,“咱俩去执行一项任务,把安临站汉奸干掉。”老人自豪地讲述:“我就和他一起去做这件事,在陆房村西北边的一个大桥苇子坑边上坡处与汉奸相遇,孔现吉碰了一下张姓汉奸,乘其不备抱住他,把他撂倒,我快速上去卡住汉奸的脖子。掐死汉奸后,将他扔进离苇子坑不远一个老乡家的土井里。我说这事如果被坏人发现了,咱村可就遭难了,杀死汉奸一天一夜后,我和情报站的6个人一起又把汉奸从土井里扒出来,抬到村北一个叫阎王地的深沟里埋掉了。”

在马家老宅子藏公粮。鬼子坚壁清野时期,八路军部队和安临站三区的公粮藏在孔家街村民的一个土窖子里,被鬼子发现后抢走损失很大。后来,区委就把公粮秘密掩藏在马现振老宅子的6个仓栏子里。八路军部队用公粮,区委就组织小车队利用夜间秘密送到部队上。在马家老宅子前后藏公粮两万余斤,从没有被日伪军发现过,保证了部队的供给。

当担架队队长护送伤员。那年解放军打徐州,在区政府安排下,马现振担任担架队队长带领村民50余人,转移从前线撤退下来的解放军伤病员。有一次,他们夜间从郝家村护送解放军伤员10余人,冒着生命危险,过村庄、赶山路、渡黄河,白天在庄稼地里掩藏,夜间抬着伤病员赶路,多次穿过敌人的封锁线。两天两夜,把伤病员送到黄河西(现聊城市大赵村)军队医院。老人说:“真危险呀,我们抬着担架过了黄河,探照灯照着地面雪亮,我们就赶紧趴在豆子地里。我抬的是一个县长,他把文件和手枪交给我,嘱咐我说如果他牺牲了,就把这些东西交给部队首长,后事都安排好了,由于抢救及时,这个县长的命保住了。护送完部队伤病员后,担架队返回的时候还为区委抬回物质。”

马现振的大哥马现岺,1940年入党,陆房战斗后,拿起枪参加民兵连组织,在村里当民兵连指导员,保村护民,抗击日寇,做出来突出贡献。1946年在一次民兵连集会中牺牲,被上级确认为革命烈士,现安葬于肥城烈士陵园立碑纪念。早期参加革命的还有马现振的近门兄弟马现瑞,秘密加入共产党的还有马庆河之妻孔凡芝等。

肥城市党史办主任石振东对马现振老人说:“你老人家对革命做贡献了。”老人语气很平常地回答:“这是应该做的。”这位具有传奇人生的英雄老人的言语,使我读懂了陆房一带一个普通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革命情愫,在他看来平平常常的事,却使我们在采访他后的每一天深深感动着-------

“历史是用激情和痛苦创造的。”‚马现振老人住的老房子、墙上镜框中踌躇满志、意气风发的黑白照片,无一不在默默讲述着难忘岁月里的抗战故事及死里逃生的人生往事。 这些往事,成为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。

如今90岁高龄的马现振老人很健康,虽然身体消瘦,牙齿已掉光,但依然耳聪目明,思维清晰,话音洪亮。老人自豪地说:“在俺村里数我年龄最大了,因为我是抗战时期的老党员,上级党组织每年给六、七千元补贴。不瞒你们说,我没有什么病,现在自己开火做饭、自己生活,每天早上冲上两个鸡蛋茶,加上两个砸碎的核桃,愿意吃什么就做什么,不吸烟不喝酒了,不用人照顾,吃饭后就在村头散散步,与邻居们拉拉呱,有时候还参加村里的党员会。”看得出老人心情舒畅,生活得很满足。

以史为鉴,毋忘国耻。今天,我们缅怀历史,听马现振老人讲述那段难忘的岁月,做到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;痛定思痛,自励前进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

列宁语

‚高尔基(苏)《克里姆·萨姆金的一家》

作者:石峰,肥城市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。原载于“山东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丛书”《山东抗战将士记忆》、2015年6月19日《泰安日报》(金周刊)2015年《泰安市情》(第三期)